欢迎您来【葫芦岛人才网_www.hldjob.com】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其他频道 > 最新资讯 > 我们想不到的打工族的新鲜事儿
我们想不到的打工族的新鲜事儿
作者: 时间:2011/10/14 阅读:818次

  你也许不相信,一个干零活的力工的月收入,相当一个正县职领导干部的月工资;你也许还不相信,这个开着私家轿车的竟是技术娴熟的瓦工;你也许更不相信,这个又会瓦工又会木工的年轻人竟是个大学毕业生。然而,这都是发生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里,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生活事实。


  开轿车的瓦匠工


  家住新城区的老严在东城区买了套新楼房,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装修房子时,经人介绍请了位很有名气的瓦匠工。干活儿头一天,老严担心瓦工师傅找不到他的家门,就去小区入口等候。过了约定时间,不见瓦工师傅的身影,却看见一辆新款式的吉利牌轿车在他身边停了下来。司机摇下车窗招呼老严上车,老严才认出这位开轿车的司机就是他请来装修的瓦匠工。农民工开轿车?老严有些怀疑。直到这位瓦工师傅干完了活儿,又和他陆续交谈,老严才惊讶地相信了这个不算新闻的事实。


  这位瓦工师傅在老严家干了四天活儿,每天劳动时间6~7个小时,工钱一共2000元,日均500元,活儿的质量无可挑剔。这位瓦工师傅说,在他们那个务工市场上,开轿车的农民工已有二十多人。他是第十七个买轿车的。在我市新老城区几处务工市场,记者了解到,每年4月到10月之间,是瓦工活儿最好的时候,尤其以5、6、9、10四个月为最忙。像给老严家干活儿的这位瓦工师傅这样的手儿,每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即使一个只管凿墙、清运的力工,月均收入也在3600元到4500元之间,足可相当一个正县职领导干部的正常月工资。为了求证务工市场农民工的收入,记者曾在6月、9月对我市新、老城区的实际务工价格进行多次暗访式调查。瓦工价格最高,平均日工资必保400元以上,木工平均日工资必保300元以上,管工和刮大白的平均工资必保200元以上,力工平均日工资必保150元以上,诸工种的日收入,均包括没活儿的时候和节假日在内。实事求是地说,务工市场上的农民工干的是技术活儿,挣的是力气钱,就其收入而言绝对是农民工这个群体里的白领阶层。


  不愿当经理的木匠


  在新城区天正务工市场,记者认识一个姓张的木工,并且跟他交了朋友。张师傅活跃在务工市场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建材市场、运输市场、务工市场都有很熟络的关系网。就其手艺,张师傅可算是木工行业里的“大腕儿”,就其收入也可称得起当地的金领阶层。


  据几位经张师傅给装修过的户主介绍,张师傅不仅活计好,预算尤其精确。经他预算买的材料,顶多剩下几块板头子和半盒钉子,没有浪费的地方。由于手艺好,做出的活儿称心如意,业主们宁可多花钱也要找张师傅。所以张师傅很少到务工市场去找活儿,他手里的“订单”一般都得排出十天半月。


  按张师傅的技术和能力,满有资格开个装饰公司。也曾有人愿意出资、出场地,邀请他出面当公司经理。张师傅却不愿意,他说人们需要的是他的手艺,他的最大乐趣是“耍手艺”。当经理支使别人,钱倒不少挣,他的那身手艺可容易荒废。春天时候,经人再三恳求,张师傅收下一个徒弟。为了从师学艺,徒弟表示一年之内不要工资。张师傅不贪财,有活儿干的时候,给徒弟每天100元工钱。现在张师傅既“耍手艺”,又教徒弟。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打工中结成夫妻


  老城区的一处务工市场上,有一对人们很熟悉的夫妻农民工。人们把男的叫大杨,把女的叫小管。大杨来自建昌乡下,小管来自朝阳农村。两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史,各自离异后,在务工市场上经过认识、了解,最终走到一起。


  小管离异后,孩子被前夫留下了,娘家没有可供她长期使用的吃饭家伙。为讨生路跟一位表嫂来到葫芦岛,先在一家小旅馆当服务员,老板明说暗示让她干“那个”,她不肯就跑了出来。想去学美发,笨手笨脚连头发都绑不好,只干十几天就让人辞了出来。她蹲在路旁流眼泪时候,遇见了大杨。


  大杨让小管跟他刮大白,说那手艺好学,只要不嫌埋汰肯吃苦就行。小管走投无路想都没想,便含着眼泪跟上大杨去刮大白。几天下来,生人成了熟人,两人之间的话儿也多了起来。前几年,大杨和前妻一起到沈阳打工,前妻模样长得好,嘴也长得巧,让一个能说会道会来事儿的南方小老板儿给拐跑了,孩子上了小学,跟爷爷奶奶住在乡下老家。


  同病相连,互相关心。大杨找到活儿的时候,总要带上小管一起干,分钱的时候让小管跟他一样多。别人不乐意,说小管手生干得少,不该跟大伙儿平分。大杨不愿意生闲气,就自己找活儿干,宁可少挣钱,也要把小管带上。小管感动得没少流泪,主动提出嫁给大杨。两人在城边上租了间房,工友和老乡们齐钱备了几桌酒席,就算办了喜事。春天时候,小管生了个女儿,把娘家妈接过来带孩子,天天跟着丈夫出去务工。刮大白,擦玻璃,挖地沟,啥活儿都干。哪个月都能挣个六千七千的,去了房租、吃喝,存款折上每个月最少增加4000元。“照这样干下去,等孩子上学时候,我们肯定能住上楼房。”两口子满怀信心地说。


  大学生农民工


  小尹27岁,在务工市场上才干一年多,名气却很大,提起他谁都知道,也不叫他名,都叫他大学生。


  四年前小尹在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学的是家居装饰专业。他家住在深山沟里,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毕业后应聘到一家装饰公司里工作,只因工资太低,一月一千多块钱,去了吃的没有花的,更没有孝敬父母的。又因为是专科,实际业务也不熟,处处受人白眼甚至呵斥。一次因为一位业户投诉,本来是业务监督弄错了,那女子却强词夺理嫁祸于他,说他没按设计图施工。公司老板不容他申辩,当着员工们的面训了他一顿,还扣发他当月奖金。小尹一气之下辞了职,回家呆了三个多月。父亲告诉他,在外做事跟在家种庄稼一样,先整好地选好种才能开犁。小尹受了启发,只身来到葫芦岛加入农民工的行列。


  小尹打算从头干起,把他学到的书本知识真正和实际结合起来,然后再出去闯。他已经干了一年瓦工,眼下正在干木工,还计划干一年管工,争取把家居装修工程每一道工序都弄明白。小尹的志向是想自己开一家装饰公司,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看看,山沟里出来的庄稼人并不比他们差。说这话时,这位大学生农民工的脸上流露着“匹夫不可夺志”的气魄,让人不得不钦佩年轻人所特有的那种英勇豪气。


  随着城市的发展,务工市场日益繁荣,务工的队伍也将不断扩大。这些务工的人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他们多来自于乡下,有一个共同名字“农民工”。事实上他们多已在城里定居,跟市民一样过着城市里的生活,再以“农民工”称呼他们似已不妥。由于还没有确切的名字相予称谓,我们还得称他们为“农民工”,但是我们相信,这肯定是一个暂时的名称。(记者 侯铁 于苏军)

来源:葫芦岛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