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背靠黄土、经营薄田的贫苦农民,一边是勤劳致富、腰缠万贯的民营老板。贫富差别,曾经在他们之间一度筑起鸿沟。但在连山区,他们却逐渐地心贴起心,手拉起手。近五年来,连山区工商联组织的“百家企业进百村”活动,破解“三农”收获多赢,为他们构筑起充满和谐的平台。
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后,连山区工商联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当年启动了“百家企业进百村”的活动,这在全省是首创,全国也是罕见。而且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活动延续至今。“我们开展的‘百家企业进百村’活动是一举多赢。”11月7日,连山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康树仁谈起“百家企业进百村”,脸上写满自信,掰着手指向记者一一介绍阶段性成果时如数家珍。“活动进展一直非常顺利,得益于五年来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直在分头参与公益事业的好传统。”“生在当地、长在当地的老板们,从没有割舍过与家乡农村、农民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工商联搭建的平台上,单兵作战变为集体帮扶,整合后的资源很快发挥出巨大力量。”
多赢之一:农民得到实惠。连山区工商联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快步发展相比,“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各级党委、政府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但“三农”问题远未彻底解决。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在小康路上迫切需要有人拉上一把,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2008年,连山区虹东钼铁厂厂长刘文石响应号召,投资1000万元在虹螺岘镇前潘村、后潘村建立养貂厂,占地面积80亩,养貂5万余只。该厂吸收村民入股,既发展了当地生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文石说:“我们企业扩大了规模,家乡父老也因此获利,区里组织的‘百家企业进百村’帮我们实现了双赢!”农民王会敏养的水貂,当年就卖到350元一只,总共收入5万多元。如今她的水貂养殖数量达到了上百只。
“组织民企帮村、带动农民致富,不是率性而为,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支撑。”康树仁说,“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并正在迅速膨胀的社会群体,大都资金雄厚、人才济济,有能力帮扶农村;全区民营企业的老板多数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乡音未改,故土情深,他们帮扶乡亲会真心实意;老板们市场经验丰富,帮扶项目突破口选择眼光独到,切实可行。”
多赢之二:老板得到提升。“百企帮百村”开展后,参与帮扶活动的会员企业,纷纷面向贫困农村,面向弱势人群,办实事、办好事、做善事。田兴东是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副会长、兴达集团董事长。他致富不忘家乡,为家乡钢屯镇老爷庙村,修路投入资金180万元,水泥近千吨,每逢节假日为钢屯镇敬老院、学校送去资金、米面油肉等价值20余万元,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为此,老爷庙村民自发性为田兴东立了一个碑,并把村路起名为兴东路。田兴东说,为村民做些实事是自己应该尽的义务。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生活充实,工作更加有激情。
虹螺岘镇有两个小孩得了白血病,一些企业牵头筹集资金3万余元为其治病。“金钱对企业老板来讲,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而对有些人来讲,则是救急、救命的钱。把可花可不花的钱省下来,资助贫困群众,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理说。
多赢之三:助推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连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连山区工商联制定了工程推进方案。即一个企业进驻一个村,与这个村结为帮扶对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帮扶工作,力争每一个企业帮助所进驻的村上一个项目,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帮助村屯建设文化站、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建立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所进驻村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尤其要在修路、绿化、扶持贫困户、求医办学等项工作中多做贡献;在自身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招收企业用工时优先招收所进驻村屯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王建军作为区人大代表、区工商联副会长、高桥高雅冶炼厂厂长,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他经常到高雅冶炼厂所在地高桥镇万家屯村了解情况,虽然因客观因素厂子停产几年,但积极响应“百家企业进百村”的号召,为万家屯村配备了价值上万元的乒乓球室、音响设备、图书等物品。每到年节,为村上贫困户送衣、送食品,几年来已累计达到4万余元。同时,王建军还包扶两名在读的大学生,每学期费用都在万元以上,得到了农民的称赞。
多赢之四: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和民企老板,因贫富差距,逐渐形成两个心存隔膜的群体。受一些因素影响,部分农民对民企老板产生偏见。
连山区工商联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民企老板及其家族成员,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尤其是得到家乡父老和企业所在地农民兄弟的尊重和理解。他们有帮扶农村、资助农民的意愿,不少农村干部群众也迫切希望得到扶持与帮助。
钢屯小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赫广举就是如此,他为钢屯南出口开荒出资10万元修路。有一天,他驾车回家适逢村民在刚建好的街道上赶集,看到赫广举的车,群众们“唰”地让出一条通道想让他尽快过去,赫广举非常感动。他说,百企帮百村活动,为双方搭起了消除误会、沟通感情、化解矛盾的平台,让农民得到实惠,老板赢得理解。
王占山是市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会长、葫芦岛市三伟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为公司附近的两户贫困户免费接电,让他们免费用电。同时,为贫困山里铺路500米,每年都资助小学3000元,赞助村委会活动2000元。现在他一回到村里,老百姓都抢着往家里领,喝水、吃饭。随着帮扶活动的延伸,件件实事都办到农民心坎里,帮扶一户传遍千家万户,帮扶一村传出十里八乡,感人的场面一个接着一个,令企业家和农民都终生难忘。(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