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连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着重谈了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十二五”期间的民生工作话题。
“十二五”期间,沈阳市计划实现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并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管理和服务,防止大学生“被就业”。
近日,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连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着重谈了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十二五”期间的民生工作话题。
“实名制”确保就业数据不掺水
学校、专业、身份证号、就业去向等近20项信息,详细记录了东北大学某毕业生的各项情况。登录2011年沈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实名制数据库,毕业生就业的底数、现状、去向等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我们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各项就业工作的首位,建立了‘人对人、点对点、表对表’的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就是要确保数据真实、不掺水,防止大学生‘被就业’。 ”冯连旗说。
自2009年6月起,沈阳市选派32名处级干部作为驻沈高校联络员,印制了10万张高校毕业生信息表格发放至各高校,并同各高校一起分类统计、汇总,然后把统计出来的数字录入“实名制网格”。 2010年,沈阳实名制安置大学生97402人,就业率达到92.1%,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
截至今年10月,大学生实名制就业83466人,就业率已达到90%。其中862名特困家庭毕业生通过沈阳市、区50名局级领导干部包干帮扶的办法,已经在10月31日前全部就业。
此外,今年上半年,沈阳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创下了沈阳近年来历史新低。在“十二五”期间,沈阳市计划实现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卡今年底开始发放
社会保障卡发放的准备工作在今年年初已经启动,参保信息的核实修改工作将在11月结束。今年底有望开始发放社会保障卡,预计推广期需要5年,发卡量将达到500万张。
人社局介绍,社保卡将真正实现“五险合一”,囊括社会保障的全部功能,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种保险业务都集中在一张卡上办理。同时,社保卡还可以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
和医保卡不同的是,今后,婴儿一出生,就有可能申领到社保卡。“通过社保卡的发放,沈阳经济区医疗保障一体化工作也将得到巨大的推进。”
根据国家人社部要求,社保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而社保卡作为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系统建设、维护以及人工成本等主要费用由政府承担。(记者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