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月间,温州老板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词组,有跑路的,有跳楼的,被世人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温州,其信贷危机惊动了中央高层,也引起了我市民营企业家和工商联干部的深思。民营企业如何发展?工商联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
民企生命周期超短,主要原因在于民企的企业家素质不高,创新精神不足和企业家能力不强,在经过主要靠胆识、运气的“第一次创业”之后,难以完成由“顺境经营”向“逆境经营”的转变。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刘凯深感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性。每当有学习机会,他从不放过。他说,“学以立志、学以正德,学习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载负着这样的重托,11月8日至13日,我市工商联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共15人,专程赴京“求经”,寻求工商联和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信贷危机,成企业精英热议话题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已占GDP的65%左右,中国经济的增量部分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8日夜晚,学员们刚下火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学员班长付深一席话,令现场学员们耳目一新,精神一振。“虽然温州和葫芦岛不在一个区域,不在一个发展层面上,但温州的信贷危机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兴城市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东赢接过话题。“银行关注国有、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发展同样需要大量资金,那么如何拓展融资渠道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这样,学员们在热点话题中开始了“人大求经”之旅。
在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期间,培训班安排了人民大学教授、金融行业专家、原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为全体学员授课,内容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形势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资本市场运作、企业用人之道等方面,对拓宽企业家知识面、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思路、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对政策、市场等最为敏感。如何发展,民营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参加学习的学员都是葫芦岛的企业精英,在培训班上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企业必须坚守目标,尽自己的努力去拼搏,才能抵得住诱惑。”辽宁双佳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对于此次培训,该公司相当重视,针对不同的课程,派出专门的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谈起“诱惑”,张学智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的企业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己地”--哪里有赚钱诱惑就投资哪里,企业失去了目标,温州有些中小型企业就是陷进这样的怪圈,其借款后的用途并非发展其主营业务,而是投资于楼市、股市,或继续投入民间借贷市场等。成功是偶然的,而偶然总是必然的结果。辽宁双佳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只有企业家具有了学识、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并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才能具备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条件。
在培训班中,最令人注目的是葫芦岛市骞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健,1.93米的个头,说起话来条理分明: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具有房地产开发三级资质的企业。此次董事长特意交待他,放下一切手头工作来参加培训。其实公司成立以来,企业一直重视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营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战斗力,骞亿正从一个新兴的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谈起此次培训,他深感“不虚此行”,“以前困惑自己的一些问题,到了这里都解决了。专家们对一般性规律的认识,比我们把握得更深刻、更准确。”
“如今企业发展过程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这次培训,让我开拓了思路。”第一次参加培训班的清民建昌发达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宏宇说出大家的共鸣。左宏宇今年32岁,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她和父亲经营着建昌县惟一一家混凝土企业,她说,“真的没想到,我能够有机会在人民大学这样顶级的高校学习,这次充电也将我的工作思路与国内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实现了对接。”
提升素质,工商联干部接受培训感受颇深
“工商联要服务于别人,首先自己要成长!——我们首先要培训好自己,市工商联组织这样的培训确实让我收获不少。”在工商联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的兴城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云山深有感触地说。
现年55岁的建昌县工商联党工委书记赵洪印,在本次培训班学员中,当数年龄最大。以前从事工会工作,今年来到工商联工作后,他一直关注温州的借贷危机,对葫芦岛中小型企业发展给予更多的思考,借助培训机会,他向专家“求经”,请学者指点迷津。
举办这次培训,是市工商联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工商联面临历史性机遇、拥有重大主题的新形势下开展的一次专题培训。工商联干部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交流探讨。在考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时,他们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坐到一起,围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及商会组织建设等热点、重点问题,联系基层实际,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改革创新,寻找问题答案。
“要扩大工商联的影响力,增强工商联工作的引导性,重视和加强舆论宣传十分必要。”建昌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尹长山说。他的观点得到了学员们的普遍认可。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龙港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秀勇抛出了“如何确立工商联对行业商会的业务主管地位”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热议。
通过培训学习,工商联干部对中发16号文件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运用这一有效武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对新形势、新任务下,怎么抓住工作要领,怎么找准有效发力点,怎么谋划当前和长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大家一致认为,工商联是一个说起来重要,但这种重要性常常需要自己求证的部门,它的作为空间在有无、大小和虚实之间,必须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抓住党委政府的关注点,贴近民营企业的需求点和自身职能、优势的有效发力点,借力借势借东风,抢机遇、聚资源、创品牌、抓服务,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准确发力,积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民营企业解难,以有为争有位,进一步提升工商联的价值、地位和形象。工商联干部在培训中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也普遍发现知识空缺,切身感受到加强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日,面对即将踏上归程,重返自己的工作岗位,工商联的同志感觉到,六天的时间还是太短,想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大家纷纷建议:像这样的培训班可以一年举办多次,规模可以再扩大,时间可以再延长,可以把室内教学与室外培训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效果会更加明显。
厚厚的笔记、开阔的视野、实践的锻炼、真诚的友谊,不论是企业家,还是工商联干部,他们的内心就像鼓满的风帆,为远航积蓄了更多能量。并将带着激情与梦想,智慧与能量,信心与希望,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招商交友,培训之余还有意外收获
龙港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秀勇是一个“热衷”招商引资的人,到哪儿都不忘推销他的项目。这次也不例外。
他背着一个厚厚的大包,里面装满了项目材料。他一见记者就高声说,这次时间紧,我看看有没有机会谈谈项目,你上课好好记笔记,我过后要好好学习。
果不其然,在培训期间,李秀勇忙着联络新疆的同学,抓紧一切时间向教授们了解各种信息。由于还要参加在青岛举办的一个招商活动,李秀勇提前离开,临走时他郑重地对记者说,“你一定要好好听课,把重要的内容记下来,尤其是《商务礼仪与有效沟通》那堂课,回去后你找个时间给我补课。我多年从事招商引资工作,接待方面急需提高。”看到记者频频点头承诺,他才放心地离开。
回顾一周的培训,“结交了朋友”被很多学员作为此次培训的收获。此次培训班中有33名新疆地区的工商联干部和企业家。
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刘凯主动和同班的新疆工商联宣传教育部副部长李海良联系,邀请新疆地区的朋友到葫芦岛去考察,洽谈合作。辽宁双佳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智私下里已和新疆的企业家接触了几回,听到新疆朋友的介绍,他计划近期到新疆去考察。全班的企业家欢聚一堂,广交朋友,互信互助,融为一体,为今后携手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