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工业强市,项目支撑,沿海开放和民生保障四大战略,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打造维护职工权益“安全网”为重点,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力度,加大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力度,加大服务帮扶力度,团结动员全市职工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不断开创我市工会工作新局面。
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当好主力军,奋战“十二五”,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我市经济发展建功立业。
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全市五大系统、十大行业,广泛开展“建功‘十二五’当好主力军,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劳动竞赛。”以“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技术协作、技术交流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打造“五型班组”、“首席工人”、“星级员工”等活动平台,引导广大职工争创一流业绩、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质量。总结“名师带高徒”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
各级工会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断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重点,掀起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新热潮。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发奋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大工会新闻宣传力度,加强工会“一报一刊一台”新闻媒体建设,发挥好职工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推动职工文化繁荣发展,努力造就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
打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网”,实现维权的最大化。
各级工会要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职工基本劳动经济权益为重点,不断强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等维权制度和机制建设,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机整合、联动高效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网”,对职工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维护。强化源头参与,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与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发挥三方协商机制作用。要以非公企业为重点,推动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建设,扩大职代会制度覆盖面。创新职工民主管理形式,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保持国有企业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覆盖的良好态势,非公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要达到85%以上。积极参与企事业改革,保障和发展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推进活动向乡镇、社区和小企业延伸,五年内,参赛企业和职工均达到100%。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制度和机制,建立奖励职工举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制度,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加大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力度,以实现职工体面劳动。继续开展“女职工特别关爱行动”,强化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关系预警制度,加强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始终保持我市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广大职工收入分配权益。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下发《关于深入推进葫芦岛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以“双合同月”活动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以非公企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以制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为突破口,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工资水平协商指导员的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工资集体协商覆盖建会企业90%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完善工会服务帮扶体系,实现工会服务帮扶职工的最大化。
在继续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同时,要拓宽服务面,进一步做好广大会员和群众的服务工作。继续健全三级服务帮扶网络,推动服务帮扶中心考核工作向社区延伸,推进社区服务帮扶站规范化建设,推进爱心医院、药店、超市等惠民服务基地扩面,实现工会帮扶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继续广泛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工会品牌活动,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充分运用并整合各级工会培训基地,以开展订单、定向培训为主要形式,协助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完成实名制安置任务。积极协助政府推进《社会保险法》的落实,密切关注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反映职工呼声,推动全体职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要立足于不同职工群体的不同利益需求,探索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加强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开展以工会会员医疗援助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服务活动,为广大会员和职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实现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坚持党建带工建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联动、目标责任、一票否决等机制的作用,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以及个体工商户职工为重点,主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形式,加快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中企业建会进程,探索对劳务派遣工和农民工会员的服务管理模式。及时跟进企业重组和改制进程,抓好工会续建和重建工作,保证工会组织的完整性和工会工作的连续性。五年内,继续保持工会组织全覆盖的良好态势。
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充分发挥建设“职工之家”的传统优势,以提高基层工会的维权能力为重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大力开展“建家”活动;认真落实省总《关于加强乡镇街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继续大力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有条件的企业稳步推行工会主席直选试点工作,加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聘用力度。三年内,县区所属较大规模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要全部配备职业化工会干部。贯彻《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维护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记者 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