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七次常务会议,传达省长陈政高、副省长赵化明对我市产业集群发展作出的重要批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都本伟主持会议。都本伟在讲话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培养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和获取规模经济,做大产业,实现量的扩张;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合理布局,拉长链条,促进企业合作,取得行业竞争的优势;有利于形成不同的研发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裴伟东,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宁绥,副市长敖凤玲、潘春吉、张海平、李双金,副市级干部王春奇、潘东波、魏凤华,市长助理黄晓霞以及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受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一些具有长远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和投资者,正在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加快资本转移,而辽宁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活跃最受关注板块,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市必将迎来大发展、快发展的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珍惜这个机会,全力以赴抓产业集群建设。要围绕扩大经济总量这一主题,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牵动战略;要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加快聚氨酯、数字技术、泳装、泵业、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海洋工程装备6大产业集群建设基础上,规划新的产业集群。同时要提高带动性大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利用大企业科研平台支持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会议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产业集聚的发展上。经济发达地区,没有一个不是在产业集群之上确立其工业经济的突出位置的。我市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要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强市目标要尽快实现,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培养产业集群是最有利的突破口。产业集群具有集中同类产业,善于发挥优势;具有集中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具有集中名优产品,形成展示平台;具有集中集群效应,形成竞争洼地等特点。因此,抓好产业集群建设,可以提升工业化水平、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大对财政税收贡献率和城市影响率。
会议提出,我市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我市的工业经济就一定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的新辽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2011年度省政府对我市绩效考评指标完成情况的汇报;研究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