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已逾三十个年头。许多民营企业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家族化企业,到之后引入职业经理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过了职业化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这一过程之后,又出现了回归家族化的趋势。人们看到,一个个少帅、一个个“富二代”在父辈们打拼过的江山里坐上了重要位置,或者已经直接执掌帅印。
评说一个企业发展路径的对与错,不在于谁掌那个大印,而在于经营管理的模式。如果这是个现代化的管理结构十分科学健康的企业,如果老董事长的子女有这个能力也愿意为父辈的事业添砖添彩,公司的管理团队也正需要这么一个执掌者,子承父业没什么不对。
记者参加了多次工商联组织的培训,很多企业不仅派出少帅们参加,而且有的积极委托咨询公司、委托学校为他们做一个接班人培训计划。实际上就是要依靠一批外部的精英,一同努力来把“太子”打造成在学识、能力、品格上都非常过硬的人。
事实上,不否认有因不信任外人而刻意将事业传给亲生儿女的企业家。在与民营企业打交道几十年的工商联人士看来,眼下是民企能不能长久深远发展的又一个槛儿。不能忽视的是,传位给子女,这仅是表面的交接,更重要的是尽快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这才是基业长青的根基。(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