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全市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大局,深入扎实开展拥军拥属共建工作,促进了地方建设和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开创了我市双拥工作的新局面。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帮助即将退役的现役军人及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普惠制就业培训对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解决现役军人退役后的出路及退役军人就业问题,我市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求实创新,自2011年起,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与市财政局、民政局、葫芦岛军分区政治部共同联合在全省率先组织启动“送技能进警营”、“送技能进警营”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在四个驻葫部队开展培训47个班期,培训官兵2077人,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1928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近32%的退伍战士凭借取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稳定就业。为倾力打造“双拥模范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即将退役军人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认真谋划、准确定位,为活动开展奠定坚实保障。为了确保“送技能进军、警营”活动顺利开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财政局、民政局、葫芦岛军分区政治部共同研究,采取多项举措,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一是调查摸底,掌握详细情况。相关部门积极与部队协调,多次深入部队对士兵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听取部队官兵意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士兵基本情况,了解战士的培训需求,并建立相应档案,实现动态跟踪。二是准确定位,合理设置热门专业。根据部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士兵文化基础实际、开设了既能服务于部队建设,又能保证战士退役后顺利实现就业的培训专业(工种),共开设汽车修理、维修电工、装配钳工、焊工、管工、计算机操作等六个就业前景较好、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工种)培训班,使广大官兵通过培训真正能够学以致用,顺利实现就业。三是出台政策,为活动开展提供政策依据。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即将退役的现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试点工作及加强退役军人有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葫人社发[2011]18号)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培训的管理流程,并对培训机构和学员都做了严格要求,切实为“送技能进警营”活动取得实效奠定坚实基础。
二、扎实培训、学有所获,切实解决即将退役士兵就业问题。一是部队认真组织,做好培训的前期准备。为了确保培训达到实效,每个驻葫部队都积极创造条件,精心搞好保障,合理安排时间,为参训官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学校积极培训,高质高效完成培训。培训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两个阶段,重点培训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期间,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 “送技能进军、警营”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期间,抽调了精干的师资,提供了设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及数量充足的实操耗材,并在实操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三是强化管理,全面规范培训流程。在培训期间,为了确保培训真正取得效果,相关部门派专人进行培训工作管理,通过实地抽查与日常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规范培训程序,提升培训效率。四是严格考试,结业后顺利持证就业。培训结束后,对其进行严格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能鉴定中心认定后,颁发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士兵退伍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凭证。在参加2011年培训的600余名官兵中,有500人已经退伍返乡,从了解的情况看,有近32%的退伍战士凭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走上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有近52%的退伍战士从事着与自己学习专业相关的工作。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时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所有教师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学员上课,学员们深受感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接受培训的军人在培训时间里,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使培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送技能进军、警营”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驻葫部队首长和士兵的肯定和好评,是新形势下我市科技拥军、智力拥军促进双拥工作发展的一项创新之举,提高了广大官兵的综合素质;解决了部分战士退役后就业难问题、增强了部队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充分体现了我市军地双方紧密团结、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表明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始终把拥军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从驻地部队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最关心、最现实的就业问题入手,真正报各项拥军拥属政策落到实处。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军分区、部队鼎立配合,努力排解部队入伍征兵难、现役军人思想稳定难、退役军人就业难“三难”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我市双拥工作的开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市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葫芦岛市城乡就业管理局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