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葫芦岛人才网_www.hldjob.com】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其他频道 > 最新资讯 > 全国80家用工单位到锦西工业学校“抢人才”
全国80家用工单位到锦西工业学校“抢人才”
作者: 时间:2011/7/26 阅读:1023次

  日前,锦西工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刘大彪与大连中远集团签约,正式成为该集团员工。他高兴地说:“毕业即就业,感谢母校。”到锦西工业学校采访,总能听到本地、外地用工单位到校“抢人才”的消息。据锦西工业学校校长何安平介绍,目前,全国已有80家用工单位到校“抢人才”,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率达80%,有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学校形成了“为企业培养金蓝领,”、“将实训场变成准企业”和“学生技能与岗位无缝对接”的鲜明特色,创造了锦西工业学校的品牌。几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锦西工业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外抓市场,内抓管理,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为办学思路,创造出了锦西工业学校的品牌。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拓展专业,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到企业调查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推进焊接、机械加工技术等省级示范专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焊接省级品牌专业,继续发展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主导专业,争取数控技术专业早日进入省示范专业,带动计算机及应用、电脑美术设计等其他专业的发展,新增了压力容器检测、船舶制造与修理等专业。专业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使毕业生成为“抢手人才”,供不应求。


  同时,他们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打造“订单式”就业模式。学校实行订单协议招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培育人才,努力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和消防局联合设立消防专业,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学校和渤船重工集团开展“订单式”就业培养,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直接为就业服务。今年,渤船重工集团想从学校要80名毕业生,由于船舶用工单位较多,只能满足43名。近年来,学校分别与中核23公司、中煤北京煤矿机械厂、北京燕华、渤海船舶重工、辽河油田、北京锅炉厂、天津电建、北京巴威公司、中石油管道局、山口制作(大连)、大连机床集团、大连金园机器公司、辽河油田金宇集团、圣元药业、北京福润达集团、北京燃气集团、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供求合作关系。


  现在,相当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用工单位挑起了大梁,担任了企业中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在北京巴威公司,毕业生周志勇在2009年北京市技工大赛中获得车工第一名,并荣获首席员工称号,毕业生毕学恩获得第二名,栾孟园获得第六名,房野等已当上了车间工段长,刘占宇、赵荣纯等已成为车间主任。在北京锅炉厂,毕业生常洪涛、杨雄、陶乃东、董莹等当上了车间工段长,陈海生成为氩弧焊焊接专家。在葫芦岛川达集团,毕业生苗国辉已当上了丰田4S店服务经理。一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月薪已过万元。


  据了解,目前锦西工业学校的毕业生出国工作的有20多人,他们在白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工作均受到很高的评价。

来源:葫芦岛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