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健康是医生最大的责任。这是连山区医院副院长兼呼吸和消化内科主任齐文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甘当患者的“守护神”,为了患者的健康尽职尽责。为此,他先后获连山区职业道德标兵、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市医保先进个人,辽宁省迎全运文明使者推荐人选等荣誉。
勤奋学习不断实现业务突破
“学习是成长的过程,作为医生,学习是责任也是一种医德。”采访中,齐文这样对记者说,他也用近20年的刻苦钻研践行着这句话。端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端坐在办公桌前的样子几乎成了齐文标志性的形象。作为呼吸内科的医师,他不断地瞄准科技前沿,及时跟踪国内外呼吸治疗的发展动态,对以先进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代表的呼吸内科前沿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锦州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开展了多项研究课题,其中《有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血液透析机的临床应用》及《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课题获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业精于专。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他的个人专业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他所主持的有创呼吸机临床应用、血液透析机的临床应用及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填补了连山区人民医院在该领域的空白,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齐文除了自己学,还带动科室的同志学。为了让科室医生尽快掌握诊疗常规,他经常将自己的学习、诊疗笔记让其他医生参考,这样一来,使许多年轻医生在学习业务知识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提高了科室整体的诊疗水平。
勇于担当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每天工作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医院、患者打交道。一旦医院出现紧急情况,一旦病人出现危险,他总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工作,早来晚走已经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齐文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这样评价他。毫无疑问,齐文是个好医生,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却没有尽到一个好丈夫的责任。有一年连山区医院收治全区首例霍乱病人,当时,齐文刚刚当上爸爸,妻子还在产褥期。但作为年轻医师,他顾不上需要陪伴的虚弱的妻子和躺在摇篮里让他牵肠挂肚的宝宝,毅然选择留在患者身边。由于霍乱病具有传染性,他坚持在医院昼夜连续工作20余天,直至患者痊愈出院,他才一杆箭似的冲到家里。
在平凡而繁重的医疗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始终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2005年呼吸内科收治一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患者已深度昏迷并伴有多脏器衰竭,他24小时工作在医院,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组织抢救组成员查阅资料。面对压力,他大胆突破,制定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共用阿托品5000余支,终于使患者转危为安,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面对患者经济困难,后续治疗费用不足的情况,他发动全科职工带头捐款,为患者解决了5000元的治疗费用,真正履行了医务工作者“仁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职责。
心系患者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
区医院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齐文深深地知道农民患病意味着什么。在全国呼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时候,他始终把农民兄弟的疾苦挂在心头,尽量把治疗费用降至最低,以减轻农民患者的经济负担。他还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不定期地对出院患者进行下乡走访,为他们做相应的检查,了解他们的恢复情况,并指导他们合理用药和进行康复治疗,还为他们带去治疗的药品。在高桥镇回访一位脑出血患者时,他发现该患者血压持续居高不下,经询问得知这名患者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戒掉喝酒的习惯,这样就面临着二次出血的危险。在齐文的耐心劝导下,这名患者终于戒了酒,持续用药,身体开始出现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