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滨在站岗执勤
9月26日6时30分,王海滨穿戴好洁净笔挺的警服正准备出门,已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跑过来说,“爸爸,我当班长了,这回你可一定要奖励我,陪我去吃肯德基啊。”“宝贝真是好样的,爸爸一定带你去。”看着女儿兴奋的小脸,王海滨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愧意也同时涌上心头。
自从走上交警巡防四大队副大队长岗位3年多来,好几次答应女儿,陪她去吃肯德基,可都因工作原因一次也没有兑现,为此,妻子没少责怪他。不是当爸爸的不想,只怪工作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妻子是一个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也很繁重,但是因为他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整日的早出晚归,家庭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在妻子肩上。好在妻子理解他,默默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担子,从不拖他的后腿。用妻子的话说,只要道路畅通,大家能够平平安安出行,自己再怎么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1998年,警校毕业的王海滨走上交警岗位。刚刚参加工作时,他就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精湛的业务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只有精通业务,才能更好地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人民警察的本色”。为此,只要一有空余时间,王海滨就捧起专业书籍精心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体谅同事平时工作挺忙的,遇到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尽量自己解决,实在不行才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同志。时间不长,他就从刚出校门的新手,成为了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他总结的“路面执法20个怎么办”中,将文明用语和规范的执法动作进行有机融合,大大提高了执法质量。
交通管理执法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王海滨在路面执法中,始终做到在微笑中保持“耐心”、在关爱中保持“公心”、在清醒中保持“廉心”,用精湛的执法艺术,纠正违法,传递平安。
遇到蛮不讲理的违法驾驶人,他始终在微笑中保持“耐心”。去年7月的一天下午,骄阳似火,王海滨正在实验二小路段疏导交通,汗水湿透他的衣背。这时,一辆轿车违法逆向行驶,他立即打出停车手势并上前敬礼纠违。不料驾驶人出言不逊:“你们交警不就是要钱吗?开罚单吧!”面对司机的横蛮,他没有发火,而是有理、有据、有节地告之当事人违法事实,适用的法律条款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讲清逆向行驶的危害性和有可能造成的后果。在王海滨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下,这位驾驶人不仅接受了处罚,而且还真心地对他说了一句“真不好意思,刚才态度不好,抱歉了。”
面对情与法的选择,王海滨在关爱中保持“公心”。他时刻告诫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不能滥用。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亲朋好友。一次,一位多年的老同学打来电话,说有一个驾驶人的驾驶证被扣,请他说情放行。原来这个驾驶证就是自己所扣,当时一辆轿车不按规定停车,被王海滨查获。驾驶员声称要上厕所来不及,就先把驾驶证留下,而后一溜烟儿的把车开走了。等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开始打电话找人说情。王海滨依法进行了处罚,让老同学很不高兴,说他不讲情面。对此,他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但在情与法的天平上,他把砝码放在了后者。因为他深知,少一次交通违法,就多一份安全。严格执法,看似无情却有情,就是对亲朋好友的最大关爱。
在权利与利益上,他在清醒中保持“廉心”。他深知,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有驾驶人送红包,有请客吃饭的。对此,他一律予以拒绝。从警十几年,他拒贿上百次,折合人民币八万余元;纠正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000余起,教育驾驶人4000余人次,拘留违法行为人210人,无一次群众投诉和行政复议。
作为一名基层交警大队的副大队长,王海滨在严格执法同时,更不忘热情服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
王海滨所在大队辖区内的市实验二小和市实验中学都位于交通繁忙路段,尤其是在学生上下学的时段,车流量巨大。如何确保每个孩子都平安回家,成了王海滨最朴素最真实的心愿。
为此,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大队,安排民警按照学生上下学规律,提前站好护学岗,指挥车辆为学生让行,护送上下学的学生;主动与学校联系,组织民警走上讲台,为学生上交通安全课,以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倡导文明交通行为。今年以来,王海滨组织民警先后8次走进市实验二小和市实验中学,为师生上交通安全课6000多人次,发放各类交通安全宣传品8000余份,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7月中旬的一天,天色渐黑,王海滨带领民警驾车巡查至高新中队附近路段时,突然看到路边躺着一名青年男子。停车上前发现,这是一名外国人,已陷入昏迷。在王海滨呼唤下,这名外国男子慢慢清醒了过来。随后,王海滨和民警一起将他扶上车,带到了高新中队执勤室。外国男子不会说汉语,只是用手比划着吃饭和喝水的样子。于是王海滨买来矿泉水和食物,放在他的手中。接过食物和水,外国男子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王海滨与市公安局外事部门的翻译人员取得联系,不一会儿就赶到高新中队。经过沟通,王海滨才明白,原来这个外国男子是来自波兰的技工,早上从沈阳出发准备去北京,中途来到我市游玩,不知不觉中迷了路,由于天热加上饥渴交加,体力透支,昏倒在路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求助,后果不堪设想。待到外国男子恢复了体力,王海滨又买来动车票,将其安全送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临行时,这名波兰技工操着生硬的汉语,激动地连声说:“谢谢……”据不完全统计,自从警以来,王海滨做了像这样热心助人的好事就有260多件,收到表扬信31封、锦旗13面。
如今,王海滨仍然无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斑马线上,将根深深根植于为民服务的土壤里。在获得我市首届十大爱民模范交警荣誉,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这样说:“保民平安,是我们交警的神圣职责;无私奉献,是职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的鼓励,我将继续为构建平安大道而执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