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西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除焦系统班长王军正在司钻岗位对员工讲解新设备顶盖机操作方法
11月2日,本报走基层采访组走进锦西石化分公司。在延迟焦化车间,我们认识了该车间除焦系统班长王军和他的几个徒弟。
据陪同我们采访的石化分公司宣传部工作人员周明华介绍,作为班长,王军不仅工作干得出色,徒弟带得也好。
戴上安全帽,我们在周明华的的带领下,穿行于雾气缭绕,机器轰鸣的车间,又坐上复合型防爆电梯,在位于地面50米高空的顶盖岗位,我们见到了王军。两手油污,满脸汗渍的他正和几个徒弟紧张地工作。利用工作间隙,王军师徒和我们聊了起来。“我这师傅,技术老厉害了!”说这话的是一个叫裘剑的小伙子,2007年入厂的大学生。“我刚来厂子那会儿,眼儿黑呀,虽说书本上的东西知道不少,但实践经验那真是一点没有呀,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多亏摊上个好师傅,教我们技术,一点都不留后手儿。”与裘剑同年入厂的大学生肖文辉,提起王军那是满脸的敬佩。
今年50岁的王军是1980年入厂的老工人,虽说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但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肯于钻研的王军渐渐积累掌握了不少技术经验。比如,防爆储能式风扳机是除焦系统的一个专用工具,属于消耗品,每个价值4000多元。王军掌握了一手维修这个工具的技术。而对于王军的那些徒弟们来说,这些技术活儿在书本上是无法学到的。师傅手儿把手儿地把自己钻研多年才练就的绝活儿传授给他们,等于给徒弟们铺设了一条学习技术的捷径,徒弟们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在,王军和徒弟们修旧利废,每年维修的防爆储能式风扳机都有20个左右,每年为工厂节约的资金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
“担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呀?”我们和王军开起玩笑。“不会不会不会。”王军当了真,一连说了三个不会。他说,徒弟们愿意学,他这个当师傅的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他担心的是徒弟不好好学习,将来一事无成。自己毕竟年龄越来越大,将来工厂靠的还是这些年轻人,带好徒弟,是他们这些当师傅的责任。
王军的爱岗敬业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这种工作态度对徒弟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除焦系统的岗位比较艰苦,也很关键,稍有差错,便会耽误生产。去年大年三十晚上9点,封装顶盖发生故障,正在家里看春节晚会的王军马上到达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排除故障,一直忙到初一晚上5时30分。王军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班上有事,随叫随到。王军的日历上没有双休日……
工作上是师傅,生活中是兄长。王军的徒弟这样评价他。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徒弟们首先想求助的人准是师傅;思想上有了解不开的疙瘩,一准也是找师傅;徒弟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王军总是准时出现……“1980年入厂,1987年开始带徒弟,算起来这徒弟也有几十个了。带过的徒弟中,有的成了生产标兵,有了当上了劳动模范,还有的现在也当上了班长。”说这话时,王军的脸上写满快乐、幸福。(记者 张元 梁立娜/高立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