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爽朗的笑声,风风火火的性格。在南票区九龙街道三家子村采访妇代会主任杨二美时,看到她与妇女们像一家人一样聊天、打招呼,感觉很是亲切。
采访过程中,谈话经常被电话和上门来向杨二美咨询蔬菜种植的人打断。34岁的杨二美说,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忙碌却充实、快乐。
三家子村有441户、1361人,其中妇女589人。在这个村子里,杨二美已工作了14年。尤其是当选村妇代会主任的一年多时间,她以女性朴实的责任心和耐心,帮助村里妇女学文化、学技能,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成为姐妹们最信得过的贴心人。
1997年10月,刚刚20岁的杨二美到村里上班,很快凭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2010年4月,她以高票连任三家子村两委委员,并被任命为村妇代会主任兼团支部书记。她协助村党支部书记荆昊等人制定了三家子村3年工作规划,决心为村民办10件大好事。这10件事可谓深得民心,件件办到了大家的心坎儿里:打饮水井彻底解决南沟50户、156人饮水难问题,建设标准化棚菜生产基地,扶植兴建畜牧业小区,修桥修路,建设文化广场,修建村委会办公楼,建立制度化福利基金,启动治河防洪工程,建立健全扶贫救助体系,协调村企和谐共赢。如今,这些好事正在逐项落实,村民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好!”
村里姐妹渴望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杨二美便多次组织大家到外地参观蔬菜大棚,掌握致富经验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目前,村里已有几十户妇女盖起了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路。
在上级妇联的指导下,村妇代会成立了妇女之家、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妇女活动阵地、妇女书屋等活动阵地。杨二美责无旁贷地当起了讲解员,定期组织姐妹们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每逢节假日、纪念日,她都组织表彰村里的致富能手、好儿媳、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引导村民和谐相处,尊老爱幼。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杨二美利用村文化广场开展了多种文化娱乐活动。村民爱扭大秧歌,村里每月拿出1000元钱请鼓乐手,每晚为大家伴奏。在欢歌笑语中,姐妹们纷纷称赞妇女之家是自己的娘家,杨二美就是娘家的当家人。
扶贫帮困,嘘寒问暖,是杨二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村里的贫困学生王宇于2010年考取了河北邯郸特种语学院,可家里根本无钱支付高昂的学费。杨二美和村领导沟通,协调街道民政部门为王家办理了农村低保,争取到了3000元助学金,并组织捐款2000元。杨二美还将王宇的情况写成材料汇报给了副市长李双金,得到李双金的批复后,她和村主任李绍乐陪同王宇母女到市民政局领取了3500元学费,圆了王宇的大学梦。
项树启是村里的困难党员,患脑血栓卧床不起,没有生活来源。在杨二美的联系下,村里决定长期帮扶项树启,保障其基本生活。每个月杨二美都会和村干部去看望他,送去生活必需品,冬天还为他买白菜、土豆、取暖煤,感动得老人热泪盈眶。
杨二美是个细心人,为村里的贫困户建立了专门档案,并将贫困母亲和贫困儿童列为重点,大家有啥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杨二美,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能干!”村干部则频频点头:“工作交给她,放心!”而街道干部更是满脸肯定:“搞活动找她,没错!”
杨二美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的为人处事让村民感受到了何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2010年,她获得了辽宁省妇联系统先进个人、南票区先进妇联组织、三家子村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对这些荣誉,杨二美看得很淡。14年的风风雨雨,她不为名,不为利,只想为姐妹们多做点儿实事。她的目标很简单,让更多的姐妹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拥有更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