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葫芦岛人才网_www.hldjob.com】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资讯 > 管理评论 > 绩效管理变成形式主义的原因
绩效管理变成形式主义的原因
作者: 时间:2012/10/25 阅读:783次

  原因一:经理人员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企业实行填表考核的方式,即由人力资源部设计通用的考核表格,在规定的时间发给经理填写,经理只要在上面打个分,然后再按规定分出等级,就算完成绩效考核。这是很多经理人员已经习惯了的考核方式,也正是这种方式使得经理人员固执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人力资源部给他们安排的工作任务,他们给员工打分则完全是为了应付人力资源部的“差事”,而且那种方式也比较能节省他们的时间,一年就一次,既不用为员工制定绩效目标,也不用为员工建立业绩档案,更不用对员工进行反馈,在他们看来,那就很好!

 

  所以,在采用“目标 沟通”的绩效管理方式的时候,他们就很不习惯,仍旧认为这是为人力资源部打工,于是简单应付了事,做做纸面上的工作,至于过程和方式则完全被他们忽略不记!

 

  原因二:制度安排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更多考核的是员工,而没有把经理层包括在内,使得他们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企业赋予自己的权限,自己可以决定对员工怎么样,必要时可以惩戒表现差、不听话的员工,以更好地体现自己作为经理的威严。

 

  这使得经理人员没有紧迫感,没有做好绩效管理的压力。反正不管我怎么做,到最后给员工打个分就是,至于怎么打分,那是我的事情,我只要完成公司的考核任务就行。

 

  原因三:职责界定不明确

 

  翻翻经理的职位说明书(如果有的话,很多企业的经理根本就没有职位说明书!),你几乎很少能找到关于绩效管理职责的界定,很少有企业在经理的职位说明书里规定经理在绩效管理方面必须做哪些工作。这就使得经理有理由在人力资源部组织有关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被动应付,“反正这又不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只是完成你人力资源部的任务而已”,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大有人在。

 

  这种职责上的混淆,使得经理人员没有更多的动力去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反而使得一些人认为做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给他们添加的额外负担,这样的操作,你怎么可能保证你的绩效管理制度被执行好?

 

  原因四:绩效管理是与人最为密切的工作

 

  这一条原因,是存于经理内心深处的,也可以说是很多经理潜意识里就存有的一种畏惧,他们害怕因考核使得他们员工站到对立面,使员工与他们反目成仇,于是他们内心深处抵制一切与绩效考核有关的工作,不管你把绩效管理的作用描述得多好,他们宁愿保持现状!

来源:互联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