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葫芦岛人才网_www.hldjob.com】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资讯 > 招聘选拔 > 案例分析测评 抓出人才的好办法
案例分析测评 抓出人才的好办法
作者: 时间:2013/7/24 阅读:685次

   案例分析作为一种测评技术,就是让被评价者阅读一些背景材料或案例,然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决策,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测评技术。评价者根据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对被评价者的特定能力素质进行判定。由于其前期设计成本高、耗时长,该测评技术主要用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评价。要有效实施案例分析测评,需格外关注三大关键环节:

 

  评什么:确定案例分析评价指标

 

  案例分析测评技术可以考察一般管理能力也可以考察专业能力。书面案例分析一般考察战略思维、市场意识、行业远见、问题解决、分析判断、决策、创新意识等能力素质。而口头演讲式的案例分析,还可以考察口头表达、沟通、商务展示等能力素质。就具体岗位来说,需要进行岗位分析和能力素质分析,确定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对于商业银行产品经理能力素质进行评价时,可按照产品经理不同类别(研发创新、营销支持、产品管理),不同层级(高级、中级、初级),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形成评价矩阵。由于产品经理工作专业性较强,且需要信息整合、策划等能力素质,因此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保证每个指标都有两种及两种以上评价方法,而且为每一种评价方法对某一指标的评价确定一定的权重。如图1所示,案例分析主要对商业敏感性、策划与推动、信息整合、专业影响力四项能力素质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测评 抓出人才的好办法

 

  如何编:结合实际工作编制案例分析题

 

  要实施案例分析测评,编写案例是关键。需要确定谁来编、怎么搜集素材、如何编写以及怎么制定评价标准等问题。

 

  确定案例编写者

 

  案例编写者,既要熟悉被评价岗位的业务实践,又要掌握案例编写的方法。一般由测评专家、被评价岗位的任职者、被评价岗位的部门领导三部分人员组成编写团队。通过独立编写、组织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确定每一个案例如何描述、如何设问、具体考察哪些指标、参考答案是什么等。

 

  搜集和整理素材

 

  案例素材搜集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问题集中在“近两年,在此岗位实际工作中处理得最成功的案例,或最不成功(最棘手,最遗憾)的典型事件”。比如,对于产品经理能力素质评价,案例素材具体搜集和整理步骤如下:(1)设计案例编写规范,主要遵循行为事件访谈(BEI)中的STAR原则(见图2),包括情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和结果(Result)四个部分。(2)按照STAR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并与案例编写规范一同发给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按照调查问卷的要求提供相关案例。(3)遵循STAR原则对各个业务条线的产品经理本人、上级、同事等进行访谈、调研,请他们描述1-3个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或关键事件,同时征询被访谈者“此案例体现的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4)按照STAR原则对案例进行整理,并标明所对应的评价指标。

 

  编制案例

 

  针对搜集来的案例素材,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难度进行编制,而且需要对案例进行预测试,最终形成正式的案例分析测评题本。

 

  (1)确定编制原则

 

  案例分析题的编制要遵循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具体性的原则。真实性:案例是一种“情景模拟”,主要的情节、事实尽量真实,敏感问题可以隐瞒或改编。针对性:案例要指向特定岗位和特定评价指标,要保证案例内容要与目标岗位的工作范围、职责相关,同时明确案例主要考察哪些能力素质指标。一则案例可以考察多种能力素质,也可以几则案例考察一种能力素质。典型性、具体性:案例内容应当是被评价岗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难题,案例的叙述要具体,要给出回答问题所需的足够信息。

 

  (2)把握案例难度

 

  案例分析测评的难度要根据测评的目的来界定,用于选拔,难度稍高;用于培养,难度可以适当降低。对于难度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概念难度,即案例包含的问题数量的多少,理解深度以及是否跨学科、跨职能等。二是分析难度,做决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7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清主次、分析原因、拟定方案、权衡比较、制定决策、再实施。案例的时间点越靠前,案例的难度就越大。三是表达难度,案例中提供的信息是集中或是分散、是直接或是间接、是相关的或是不相关的、是真实或是误导、是完整或是残缺的,都决定了案例的难度。

 

  (3)编制问题项目

 

  有研究表明,案例分析题后的选择题信度效度都很难保证。所以案例分析测评更应该采用开放式问题。问题设计要严谨,不能反映考官的偏好,也不能有社会称许性的问题,问题表述要清晰明了,不能模棱两可;问题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容易导致被评价者泛泛而谈,回答“理论上的答案”,而不是回答“实际怎么做”:“过小”容易导致被评价者钻牛角尖;问题的顺序要先易后难,先一般后专业,这样做容易让被评价者放松心情,从容作答,不至于导致被评价者过度紧张;案例来自于实际工作中搜集的素材,在调研中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具体做法,从中可以总结出每个问题项目的部分答案,包括导致成功或失败的措施,编写出初步参考答案。

 

来源:互联网
热门推荐